随笔

你听见宽阔海面传来的回声。
云朵在春日的天空飞驰,
突然间你感觉好多了。
一切都感觉好多了。
  —— 《Disco Elysium》

模子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总是有得有失,而变化并不因期望所推移,站在如今回望上半年,多少会有一些反复的感觉,螺旋上升?我希望结果会如此,因此我开始了这次回顾。

总的来说,客观上没有什么问题得到直接解决,甚至很难定义,主观上,伴随着习惯的养成再打破的反复持续,最终还是剩下了一些,变化在发生。

这段时间以宏观视角看并不长,体感上却有很多的经历,小到偶尔看的博客突然间消失产生的感触,大到小舅离世,林林总总,基调相差甚远,不可相提并论,这里只涉及轻松的部分。

漫游

这段时间没有出远门,虽然依旧会四处转转,也许略显平淡?但也没什么不满足。

image.png

未曾想到,这个场景现在会作为一种风景...也是时代的变迁吧。

image.png

鼓楼附近,整体上给人一种“哪里都有”的常规商业景点,不过,同样的历史气息依旧是不同的观感,同时即使是同样的风景,不同时间走过也是不同的,所谓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
这里走到底有一家邮局,还能发明信片,不过看起来利用率不高,店里面同时在卖各种周边。当时旁边冒险岛在做活动,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游戏了,能衍生出很多回忆。

image.png
乌镇,这里感觉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据说是全国各地的特色网红小镇的原型,五一的时候去的,总的来说体验并不好,优点大概是找网红景的话确实很多,缝合了不少东西,有很多适合拍人物的点,人太多了实在没有细细观察,缺点则是物价和景区相对封闭吧,不做攻略很容易踩坑。整体印象比较深的反而是里面博物馆里的贝多芬特展。

image.png

image.png

夕阳,乌镇的风景,在我看来还是说的过去的,也许会有人说没什么特点和别的江南水乡差不多,这就见仁见智了,按这个思路的话,具备唯一性的景色可能本就不多,在这种场景下以自己的角度去解释风景,也是一种乐趣。

image.png

嘉兴红船,为了保护有相当多的铁链,有种不知道如何描述的感觉。

image.png

纺织厂旧址,我记得很小时候附近不知道是什么作用的建筑也是这种砖墙,现在已经不常见,隐隐的有一种亲近感。

image.png

某天散步,看天气不错,一时兴起将手机倒扣在空地曝光个几十秒拍出来的夜空,城市中的光污染比较严重,手机能捕捉到这有限的星光让我有些意外和惊喜。

总的来说,这几个月有一种停滞感,时不时思绪会陷入对意义的探询中,通常也不会有结果,至少在记录的这一瞬间没有什么结果,说是一直以来,也是一直以来,但输入输出的信息总是似是而非的,思考层面虽然没有太多余裕,但还是会有一种奢侈感。

行道花

从初春到盛夏,也许我为了生活已经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何而出发?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也许是天气变化,也许是我正在与“现在”建立某种链接,作为日常的一部分,我发现了这些副产品;理所当然的,南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花开在路两旁,我分辨不清是一直如此,还是只是今年我突然开始观察这些了,无论我有或没有什么想法,花总是开在那里。

赛博

image.png

Good Moring Night City! 我无疑是热爱赛博朋克这个题材的,而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对这个主题进行了非常好的诠释。虽然结果来说这款游戏当年画的饼大都没有达成,但即使如此,他依旧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一主体,同时期正好去看了《攻壳机动队》第一部剧场的重映,虽然探讨的重点不同,但二者也可谓是交相辉映。

image.png

我几乎把每一个结局都玩了一遍,没有哪个结局是"完美"的,每一种结局对应一张塔罗牌,而对我来说“太阳”这个结局最具吸引力,呼应了游戏开局时问题的答案,结局时曼德拉的另一个问题则让人回味,不知道会不会有知道答案的一天。

image.png

这个游戏中对玩家进行了非常多的“诘问”,虽然绝大多数都不会影响剧情走向,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应答所带来的演出观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时候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是可以改变应对的心态,来降低事实对自身的影响,这也算是一个收获。

与赛博空间类似,还有一个经典的科幻题材:“仿生人”,在现在 AI ,机器人,具身智能逐渐从科幻概念走向实用概念的现在,这个分野的作品非常具有思考的价值。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底特律:变人》这也是一部不断像玩家发出“诘问”的游戏,与赛博朋克不同,这部游戏只有“剧情”,所以它在这方面准备了非常多的分支和解法,故事走向的自由度要明显高很多,同时,有海量的“坏结局”在等着的同时,也有准备所谓完美结局,这个游戏我只打通了一遍,虽然不完美,但我基本还是满意的。

这部游戏具备非常强的“现实”意味,很多情节设置甚至能找到”现实“原型,不好说到时候真的有这种智能的仿生人出现后,会如何进行这种类型的”社会革命“,现实的说,虽然不是”仿生人“但这种类型的冲突在人类历史中发生过很多次,游戏和现实都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结语

如标题所示3月之后,也许是各种现实因素,也许是巨大的惯性,各方面都有回退,比如说是早睡,综合来看睡眠时间只延长了10分钟,乐理学习,随着工作变得繁忙,并没有延续下来,阅读和运动倒是再进行,相对以前来说吧。虽然有回退,但改变发生之后依旧留下了它的痕迹。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这本书读完了,它涉及到了绝大多数的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过的观点和提出其观点的人的轶事,并没有展开,只涉及了核心的观点,而没有进行诠释,在这里可以找到大多数在互联网上吵的天翻地覆的观点的不同”面“的支持,而对我来说这些可以做成不同的”框架“来应对不同的场景。这听起来很像现在对LLM的应用的一种形式,这也是一种理论指导实际吧。

年中了,这种时候比较适合再次思考自己的目标并进行一些调整,我想无论是否有结果,我都会去进行这方面的投入。

评论

This is just a placeholder img.